一直以來聽到法鼓山農禪寺很美,終於有機會來一探究竟
一進大門就先看到這句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』,告訴我們人不要太有執念
農禪寺的停場場是免費的,建議從往淡水、關渡「大度路」方向旁的機慢車道進入,儘量慢慢行駛就可看到有個牌子指引
開車的千萬不要跟著google導航的大業路入口進來,那邊的巷子很小,交通資訊這裡看
停好車可以先看到這樣的平面圖和入寺注意事項,農禪寺不可穿著短褲、短裙、無袖裝、拖鞋等
寺內也沒有垃圾桶,自己帶來的垃圾都要記得隨手帶走唷!
先是會經過這樣一條很美的連廊,當天雖然大太陽,但是走在這條連廊卻很涼爽
一穿過長連廊就會見到這個水月池,當初建築師曾向聖嚴法師請教農禪寺改建想法
聖嚴法師只給了六個字「空中花,水中月」,成為了「水月道場」命名由來
水月池周邊有台階,很多人都坐在這裡享受片刻的寧靜
吹著涼涼的徐風,看著寬闊的景色,就是會覺得心很靜
水月池各個角度都很美,池子裡的水呈現波光粼粼的水波紋,讓人看了很療癒
這一棟就是水月道場大殿,大殿是可以進去禮佛跪拜的,但是廳內是不能拍照
大殿牆上有鏤空刻的「心經」,陽光會從字間透出來印在大殿的地板上,非常特別方式
建築採用清水模的工法,把「金剛經」刻在L型的長牆面上,宏偉莊嚴
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金剛經牆一直往前方延伸
五千多字的「金剛經」用水刀的方式鏤空切割
一九八三年,在農舍後方加建大殿,於是,農舍後院成了大殿前院,「入慈悲門」成為信眾前往大殿的入口
從入慈悲門往大殿另外一頭走會看到一片寬闊的農田
「農禪寺」,是法鼓山的開山宗師東初老人,根據百丈禪師創立的叢林制度,以務農維生、禪修生活為主的原則而取的
早期農禪寺周圍遍佈菜園、竹林,常住眾親手植種菜蔬、採收竹筍,除供寺內日常食用,也分送給鄰近居民
講的應該就是這一片農田,農田旁邊也有座位,很多人在這邊休憩
寺內有法鼓書店和解禪輕食餐廳
法鼓山以「大菩提心」作為2022年度主題,祈願社會上彼此關懷,共同學習慈悲利他、智慧利己
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表示,「菩提心」是他在 聖嚴法師座下所學習到最重要的教誨,也是佛法最核心的內容
方丈和尚進而說明「大菩提心」的最佳詮釋,即是「慈悲沒有敵人,智慧不起煩惱」
⬛ 景點名稱: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
⬛ 地 址: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巷89號
⬛ 營業時間:09:00~17:00(一~日)最後入寺時間是16:30
⬛ 聯絡電話:02-28933161